18年聚焦于
无线射频(RFID)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RFID电子车牌推进加速,车辆管理更高效!

2021-04-05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机动车电子标识安装规定。近日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有望在5月1日实施。其中有关电子标识的安装做了明确规定,第十二条在“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后,补充了“并按规定安装电子标识”。

 

 

此次针对电子标识的修订是基于打造现代化道路交通治理格局、加强车辆和驾驶人源头监管、改善便民服务、完善道路通行条件和通行规定、完善交通事故处理规定、科学配置法律责任这六个方面入手。

 

电子标识:带动车联网产业发展
 

机动车电子标识,又被称为电子车牌,通俗来讲就是“汽车的身份证”,外观大小和身份证差不多,车牌里面嵌有电子芯片,储存了车辆的号码、保险、年检等信息。

 


有了这张高科技的“身份证”,遮挡车牌、套用他人车牌,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都将无处遁形。

 

机动车电子标识硬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器、读写器天线及机动车电子标识标签。

 


其中,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器及天线安装于路面的杆件上;机动车电子标识标签贴装于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当贴有机动车电子标识的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由读写器提供能量激活无源的电子标识标签,完成信息交互。

 

 

电子车牌技术基于RFID,促进汽车管理智能化发展。机动车电子标识,又被称为电子车牌。是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业应用。电子车牌作为车辆信息的载体,在电子标签相应区域存储车型等车辆属性的信息,并由机动车在通过装有经授权的RFID读写器的路段时,对机动车电子车牌上的数据进行采集或写入,达到各类综合交通管理目的。

 

RFID车辆管理市场规模可能超过千亿


 

一方面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社会车辆安装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应用基础已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和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交通、公安部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也有较大关系。

 

机动车电子标识作为车辆唯一绑定的可信数字身份,是全国统一的涉车证件电子凭证,其唯一安全认证、可靠精准识别及多信息融合的特点,将全面赋能涉车管理及服务等诸多应用场景,顺应涉车证件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机动车电子标识作为基于国产芯片的智能网联汽车可信数字身份,将满足车联网环境下车辆管理及信息安全交互需要,通过创新科技引领交通新基建建设,带动车联网产业发展。

 

此外,在政府的推进下,机动车电子标识已从面向营运等重点车辆监管拓展到车生活及后服务领域,基本形成了公安交管与社会化协同并进的推广应用模式,多地形成了商业运营主体参与的机动车电子标识运营服务新模式。

 

电子车牌积淀已久,有望打造创新无感支付环境。电子车牌于2013年立项,在2014-2015年进行大量测试,并于2016-2017年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018-2020年逐步扩大规模试点,目前已完成了放量前的准备,随着修订意见稿对于电子车牌安装的推进,2022年电子车牌有望进入爆发期。

 

电子车牌的落地将有望打造创新的无感支付环境:面向商业侧,与充电桩、停车、拥堵收费等结合;面向社会管理侧,与公安、环保等需求结合,打击套牌车,保证金融支付安全。

 

电子车牌市场空间广阔。未来5年电子车牌全国市场规模可能超过千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3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对比2016年重庆电子车牌试点项目投资约1亿元,包括:70万辆机动车发放电子车牌和安装工作、200个路面采集点的建设、7个车管所以及5个服务网点电子车牌发放系统及行业应用系统100个样点建设。如果按照全国现有汽车保有量2.81亿辆计算,完全安装电子车牌及采集点建设等投资规模将有望达到400亿元。

产品推荐

案例推荐